Search

#所謂朋友

最近得到美國與日本的疫苗餽贈,讓我只能狂買日本零食,猛吃華盛頓蘋果...

  • Share this:

#所謂朋友

最近得到美國與日本的疫苗餽贈,讓我只能狂買日本零食,猛吃華盛頓蘋果來表達感激之意。

許多人說,他們是我們的朋友,我知道那背後的意思,但國與國,可以用「朋友」這個概念嗎?

若說「友邦」,以群體為概念比較能接受。

對我來說,朋友至少要以「個人」為單位,國與國不是個人,因為要考慮一群人的利益,非單純一人的思維,概念較複雜。國家這個組織機器,當然要先把國民基本照顧做好,有餘力再照顧其他國家,如果這種照顧還可以博得他國好感,更能為自己的付出加分,那麼就更好了。

不管什麼盤算,至少台灣已經重要到大國會在意的程度了。

所以國與國的互動充滿了謀略和考量,一點都不單純到可以稱朋友(有人說朋友間也不單純啊,我覺得是比例問題,如果不單純的比例很高,那當朋友實在當的很沒意思)

*
另一種我覺得「朋友」二詞常被誤用的地方,就是被當成想拉攏的對象的一種裝熟用語。

想要接近青少年,就說要當青少年的朋友;想要促進婆媳關係,就說要把婆婆當朋友;想要更親近孩子,就說要當孩子的朋友。

別鬧了。

角色不同,你的任務與義務不同,朋友二字對你太沉重。如果妳要執行媽媽的角色,想要管教時,怎可能同時當孩子的朋友,這兩者是牴觸的,好好當你的母親角色行嗎,最多只能說,這個媽媽和孩子可以「像」朋友一般,能做到這樣,已經好棒棒了。

至於婆婆,不,我婆婆絕對不會是我朋友,她就只會是我婆婆,也不會變成我媽,雖然她是接近滿分的婆婆,比我媽對我還要好,但她還是只能說是一個「很棒的婆婆」,然後她也不會是我朋友,把她當個好婆婆不行嗎,亂按朋友的詞兒幹嘛啦~~

至於青少年,你以為了解青少年文化就算了解青少年?想當他的朋友不是你說了算,像不像朋友,也要他說了算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我是南琦,寫書的南琦,心理師的南琦。 高考合格心理證書752號,目前出了27本書。
View all posts